<li id="awwey"><kbd id="awwey"></kbd></li>
  • <menu id="awwey"><tt id="awwey"></tt></menu>
  • 清華工業工程2022畢業典禮|本科生張嘉惠發言 2022.06.29


    工8年級畢業生張嘉惠發言視頻(節選)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在畢業之際再次站在這個場合里的講臺上,我感慨萬千。我依稀記得四年前剛剛入學的自己,在系里的開學典禮上作為新生代表發言。仿佛只在一眨眼之間,四年的光陰悄然逝去,我們終于走到了這個岔路口,即將揮別這個美麗的園子,告別許多親愛的老師和同學們,開啟全新的、未知的未來生活。

    本科四年為我們帶來的是什么呢?在各個時間點,我都反復詢問過自己這樣的問題。十八歲經歷高考與成人禮的少年,自以為已經長成了所謂的“大人”,卻不知道接下來的四年還能帶來超過以往的更多成長。

    四年的學習,使我們不僅增進了知識儲備,更提升了自主學習與獨立探索的能力。大一入學時各種講座都告訴我們,在大學學到的具體知識將來大多不能直接用到,但掌握的學習能力與方法會讓我們受益終生。當年也許還半信半疑,現在方知其中深意。大學相比于高中的所謂“做題思維”,更強調知識的內化和結構化。我們逐漸從“為了考試而學習”的思路中解脫出來,轉變為“為了知識本身而學習”。在這個過程中,我系的專業課為我們提供了豐富多彩的視角,不同的工業系統、不同的優化算法以及它們背后的直觀指導思想,將我們引入了琳瑯滿目的世界,為我們培養了以具體問題和切實目標為導向的探索性思維。入學的時候發愁如何向其他人介紹“工業工程是做什么的”,終于在四年里慢慢有了自己的答案。感謝系里各位老師們的教誨,將工業工程的大門浩然敞開,我們得以在其中上下求索。

    四年里與同學相處,使我們在人際交往方面提升了能力與認識。在走進大學之前,我們的社交關系相對簡單,接觸到的人和事物也有較多的局限性。進入大學后,來自五湖四海的同學走到了一起,舍友、一起上課的同學、同班同學、系里的學長學姐、其他院系的同學、小組合作、社工組織、社團活動,各種各樣全新的人際關系將我們包圍。我們與他人發生思想的碰撞,給予彼此情緒的陪伴,也不可避免地出現種種摩擦。這些經歷給了我們對他人的全新認識,讓我們重新審視周遭環境,也對應地反思自己。朋友給予我們溫暖,知己使我們進步,小組合作增進我們溝通協作的能力,社工組織錘煉我們的責任與擔當。我們開始思考何為對錯,何為善惡,而什么又是它們之間的灰色地帶。我們逐漸學會悅納自己,理解他人,在與種種不同的觀念態度的接觸中,明白了君子求同存異,和而不同。感謝各位同學朋友們的陪伴,大家是益友更是良師,使我們在社會交往中擁有更成熟的心智。

    在這四年里,我們也以大學生的視角經歷了種種更加宏大的事件。2019年末開始的新冠疫情改變了我們每個人的大學生活。我們八字班這一屆先后經歷了疫情前后的大學生涯,以我們的雙眼見證了歷史的車輪,并將其難以磨滅地銘刻在心。這份見證塑造了我們更強的社會責任感,也催使我們進行更多有關個人與時代、現實與未來、乃至人生與人格的思考。人生的意義是什么?值得追求的是什么?該如何擺放自己在社會上、在世界中的位置?對于這些問題,我想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在大學期間尋找過自己的答案。也許找到了,也許仍在尋覓的路上。感謝清華大學在這四年間給予我們安穩的家和思考的沃土,塑造著我們的人格。

    四年不短,一生更長?;厥走@四年,有時候像光陰飛逝、一晃而過,有時候又覺得成長的和改變的東西太多,那個高考后打開錄取通知書看到小型二校門的時刻已經恍如世紀之前。但無論如何,我們都在此走過了四年,即將帶著所有過去的印記,開啟嶄新的人生篇章。在此,我衷心感謝所有的老師和同學們,感謝一路上的幫助和同行。衷心祝愿所有同學們擁有美好而廣闊的未來。畢業快樂!


    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
    聯系電話: 010-62772989
    傳真:010-62794399
    E-mail:ieoffice@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清華大學舜德樓5層


    Copyright ? 2014-2021 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 版權所有

    在健身房被教练们的肉丝
    <li id="awwey"><kbd id="awwey"></kbd></li>
  • <menu id="awwey"><tt id="awwey"></tt></menu>